第四百零九章 黎华的方案(6K更新~)-《漫步歌神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……好吧,你决定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湾湾那边的办事效率,有些慢。那个应氏杯,拟定的奖金是4o万美元。你当时说的,文华公司每年出1oo万作为基础奖金,然后把由围棋渠道销售的唱片的利润的一部分添入奖金,这个构想本身很不错,但刘三剑有句话说得也有道理——这样的比赛,湾湾那边怎么办是他们自己的事情,但在我们这边,无论是国家性质的部门,还是文华公司,都不适合作为举办方。所以,我觉得,可以由音协来牵头办,参加流行音乐联赛的单位,是否参与,自决就好,一切,公开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稍微想了一下,毕文谦猜测着黎华的思路:“你是说,中国的围棋人口,不是一个小数目。那些不愿意支持围棋事业的参赛队伍,其实是自绝于围棋迷的票了?”

    “围棋人口?是啊!随着中日擂台赛的火热,中国下围棋的人越来越多,现在究竟有多少人下围棋,国家也没起统计过,那些参赛单位,就只能自凭估计咯!”

    “所谓你支持了,不见得投你的票,但你不支持,就一定不投你了?”这的确是一个很现实的逻辑。

    “人民群众不是干部,他们的淳朴心思,即使不见得理性,我们也不见得必须去干涉。”黎华的笑声,很是微妙,“而且,这只是次要的原因。主要的是,你以前说过,中国流行音乐,是中国人民听的流行音乐,而不是中国人创作的流行音乐。那么,这个联赛,我们也大可以邀请外国的唱片公司参加。一衣带水的RB是世界上唱片业最达的地区之一,把RB的音乐人邀请过来,把我们的比赛传播过去,文华公司也可以在这往来的交流中,肩负重要的责任。”

    黎华说得义正辞严,毕文谦却仿佛从她话音的背后,听出了三个字。

    渠道商。

    或许,她还只是有着一个朦胧的想法。

    但这不是问题。历史进程会让利益驱动步伐。

    问题是,别人真的会来吗?不,如果以音乐人的个人身份,来是肯定会来的。即使是唯利是图的人……哦不,应该说这样的人反而比较好办,钱到位,人到位而已。可是,RB唱片协会呢?

    资本家可以为了利益怒怼自家政府。但现在是8o年代,冷战的8o年代。

    这,就不是在商言商就能决定的了。

    一圈想下来,毕文谦有些明白了,为什么黎华会先去提政·治体·制改·革研究室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好吧……我只能祝愿你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了。”

    “说什么呢!这可不是什么好话!”

    “那我换个说法:祝你跟那帮孙子,不仅玩儿得起,而且玩儿得赢。”

    黎华哼哼起来:“越说越不着调了。不过,你的意思,我懂。不就是当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嘛!”

    那朝气的声音,染得毕文谦的心情也明亮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那么,其他的事情呢?”

    “其他,跟你一起去爱尔兰的乐手们,护照都已经办好了,等签证落实了,就会飞香港和你汇合。我这边事情很多,但大多数不必在现在分你的心。非要说的话……”黎华思考了一小会儿,“再说两个事情吧!”

    毕文谦腮帮子贴着听筒,微微点头:“你说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,就是你之前在电话里和王京云、刘三剑他们说的事情。这不比你以前很多时候说的内容,虽然很有条理,但比较敏感。我们已经向长们上报了。无论是否采纳你的构想,要做这个决定,都会是艰难的抉择,也许会在很长时间里看上去石沉大海也说不定。”

    “石沉大海?那不是必然的吗?”毕文谦理所当然地说,“我倒觉得,这事情,无论怎么做,在公共场合,都只能做,不能说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黎华明显愣了一下,然后,哈哈大笑:“文谦啊文谦……你知道长要我做什么吗?他们要我代为向你提一个要求。要求你关于这件事情,在公共场合,再也不要提了。”

    毕文谦也不禁莞尔。

    “那么,最后一件事情呢?”

    “嗯……”黎华似乎又思考了一下,“文谦,我先说说张静林的事情吧!”

    “她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事情是这样的。我当初在RB拍电视剧,不是请教了陈老爷子吗?”

    毕文谦记得很清楚:“是啊!人家还不愿意收学费呢!寄过来寄过去的,人家儿子跑来把钱塞到了万鹏手里。是你回来之后亲自过去,人家才收的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,他儿子要拍电影,到我们这儿来拉投资。本着投桃报李的心思,我就同意了。还让他在公司里选角儿。结果,张静林就去了,演了女一号。”

    纳尼?

    “怎么一直没和我说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