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八章 时机-《覆手繁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皇帝垂下眼睛:“传。”来的正好,他要听听韩璋怎么说。

    韩璋被内侍带着进了大殿。

    向皇帝行了礼,韩璋声音清朗:“皇上,请您驳回淮南王世子的奏折,虽说大齐和西夏已经谈和,西北边防仍旧离不开淮南王,皇上若是施恩,信任淮南王驻守边疆,淮南王定然会感念圣恩。”

    皇帝皱起眉头:“你怎么知道淮南王世子上了奏折给朕?是王家透出了口风?”

    韩璋眼睛里是冷静和坦荡,“微臣之所以知晓,是因为此时的淮南王就像当年的荣国公府一样,当年庆王案的时候,荣国公府上下也是如此的模样。”

    “无辜被卷进谋反案,心中惶恐不安。领兵在外的人,手握军权,本就怕被皇上猜忌,遇到这种事,更是诚惶诚恐,如果不是因为庆王案,就算被沈昌吉弹劾,微臣也不会留在京城,也不会卸下军职,”韩璋目光更加清澈,“微臣如今没有家室,又不能操练军队,如此赋闲在家,除了每日练些拳脚功夫,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。若是淮南王退回京城,恐怕也会像微臣一样,慢慢被磨去意志,朝廷将会损失一员统帅。而现在,金国虎视眈眈,大齐定要谨慎防备,千万不能因为处置内政,让外患有可乘之机。”

    韩璋的话十分中肯。

    淮南王是先皇的亲信,先皇去世的时候,淮南王心中悲伤差点一病不起。他登基时,想要让淮南王领京营,却被拒绝了,因为淮南王答应过先皇,一辈子都会守在边疆。

    淮南王确实是这样做的。

    皇帝心中被触动:“朕知晓淮南王和韩卿忠心为国……”

    听得这话,韩璋松了口气,撩开袍子跪下来:“韩璋还有一事请求皇上恩典。”

    皇帝重新坐下来,示意韩璋开口。

    韩璋抬起头来,眼睛中是少有的轻松和舒朗,仿佛有件重要的事,终于可以放下:“皇上,微臣有件事始终瞒着皇上,如今到了该说出来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韩璋抿了抿嘴唇接着道:“当年庆王出事时,太后娘娘得到了一封密信,信上的内容是荣国公府与庆王约定好,只要庆王谋反,荣国公府立即起兵响应。微臣一家对那封密信百口莫辩。太后娘娘信任荣国公府,暂时将此事压了下来,可是这密信却始终是荣国公府心中最大的担忧,微臣大哥临死前,还不忘记嘱咐微臣不论遇到什么事,都要退一步,因为有一柄刀始终都放在荣国公府的脖颈之上。”

    韩璋说到这里闭上眼睛:“微臣还以为,这辈子都不能再自证清白,没想到如今曹嘉却能辨别文书真伪,所以……微臣恳请皇上,让微臣向太后娘娘求要那封密信,然后转交朝廷,请朝廷辨别真假。”

    皇帝心中一动,眼底闪过一丝惊诧。

    韩璋的意思是,太后这么多年一直握着荣国公府的把柄。

    所以荣国公府才会小心翼翼地行事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么他之前就想错了,荣国公府并非一心向着太后,否则韩璋今日就不会跪在这里,向他求助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好机会,能够将韩璋等人收为己用。

    皇帝思量片刻,声音低沉:“朕一直将你当做心腹,你却瞒了朕这么久,即便是当年有这样的密信,朕也会让人仔细查清,绝不会轻易就定了荣国公府的罪名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