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二节 违心的画作-《大国崛起1900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至于这个孩子的未来,杨潮倒是没有什么计划。随他喜欢吧。

    杨潮高调的赶往烟台,被金家姐们,主要是金月慧给利用了,她大造声势,向外宣传,在报纸上正版的做广告。公开表明他们出售的版画,是杨潮亲自授权的,还刊登了杨潮参观朝鲜印刷公司烟台分公司的照片,和授权书为证。

    结果朝鲜印刷公司的版画大卖,最≯∷dǐng≯∷diǎn≯∷小≯∷说,.¢.o★<  s="arn:2p  0  2p  0">s_();

    好的市场是山东,不但因为这里的消费能力强,更因为杨潮在山东的人气高,如果上海还有其他名人,甚至拿破仑的戎装照都在跟杨潮争墙面。山东中产阶级则更愿意将杨潮的画像挂在墙上。

    将名人画像挂墙上这种做法,其中未必没有偶像崇拜在里面,甚至还有一些原始崇拜,杨潮在乡下有一个长辈,因为历史原因是一个反动派,可是家里却悬挂着领袖的肖像,这不是出于政治目的,而是老人坚定的认为领袖是神。

    几千年王权的中国。是偶像崇拜最好的土壤,杨潮可从来没有进行过类似宣传。但他已经成了这个国家一段绕不开的历史,要提到最近二十年的崛起,就离不开杨潮,教科书中,报纸舆论上,经常都会引出杨潮来。恐怕杨潮不死,就不会退出公众的视野。

    哪怕是这几年随着米青和潘训两届总统的平安过渡,让舆论中热炒杨潮当皇帝的声音渐渐冷下去,可是杨潮的名望却没有因此受损,反而维持在了一个无法否定的程度。无论是米青当总统,还是潘训当总统,只要公开表态,他们都只能肯定和褒奖杨潮的功绩,潘训甚至将把杨潮高高挂起作为一种政治手段,就是怕杨潮跳出来搅乱政治格局,给杨潮戴上道德的高帽子,杨潮也就不好来跟他们争了。

    各种阴差阳错,让杨潮的位置越来越向炮哥在后世的地位靠拢,被当做一面旗帜,高高的竖起来,谁都在打这面旗帜来给自己的天平上天价筹码;这就是权威主义传统,后人不能否认前人,学生不能否认老师,潘训很清楚这一diǎn,他如果大肆抨击杨潮,想搞去杨潮化,只会让更多人反对他;后世的中国不能像苏俄那样,史达林一死就被清算,就在于这种权威的历史传统。

    已经被当做旗帜了,那么把他的像挂在墙上,自然就是一种潮流。

    仅仅只7千万人的山东,金家姐妹就卖出去了100万幅印刷画,这只是短短两个月的成绩,销售热潮始终没有消退,之所以只卖出了这么diǎn,还是因为朝鲜的印刷量实在跟不上,他们只有一套画版,印钞技术搞出来的画版也不可能太多,所以每天的印刷量都有极限,可是各地代销diǎn的催货电报不断,甚至有外地客商坐火车来烟台排队等待的。

    朝鲜人很努力,这几年他们都很努力,自从接受了杨潮的建议,金九除了不惜重金,将大量日本赔款用来支持森林产业,在很多山区修建了高山铁路,就是为了运输山里的木材,聘请了大量的人才,其中不至于林业专业的欧美专家,还有大量中国专家。

    尤其是印刷公司,他们之所以印出了杨潮肖像画这款畅销品,不完全是运气使然,跟他们这几年的努力脱不开关系,这几年他们从中国引进了大量印刷专家,其中就有传统版画的手艺人,中国版画有两大流派,南桃北柳,南方苏州的桃花坞和北方天津的杨柳青。

    朝鲜人不但就近从杨柳青请去了十几个老手艺人,还有上百个学徒,打定主意将整套的杨柳青版画手艺学过去,为此他们的官员三顾茅庐,甚至封官许愿,给好几个老手艺人头上安了朝鲜版画发展局副局长的虚名,位列三品大员。而且不辞路远,也在桃花坞请来了近百个手艺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