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至于对交通的影响,有必要的情况下,可以在城墙上开新的城门,就好像后世西安城墙做的那样。 另外那些王府了,大杂院了,四合院了。胡同了,也很值得保护。 如果确实需要发展空间,可以向郊外扩展吗,老城保护起来,在郊外打造新城。 河北官员对杨潮高度赞誉表达了谦虚,说他们做的还很不够。 杨潮又参观了北京的高等教育,北京从满清和北洋政府接受的遗产中,教育遗产应该排在前列,这里拥有十几家大学,比如北大、清华,师范大学,矿业大学等等,北京的大学生甚至比山东还要多一些。 而且这些大学都不是凑数的,比如交通部直辖的交通大学,分为三个学院,北京是铁路管理学院,唐山和上海各有一个分校,唐山主要是工程学,詹天佑负责的铁路公司中,有一半工程师都是出自唐山分校,这几年在全国大学比拼中,唐山交通大学的评分高达95分,已经连续3年是全国第一,跟唐山一起的北京分校和上海分校自然也不会差。 参观完几所学校,包括不在教育部计划中的私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后,杨潮离开北京,坐京张铁路从张家口出关,进入蒙古草原。 蒙古草原的经济已经转型成功,过去的游牧已经看不到了,草原上适合畜牧的草场,全都分给了一个个牧民家庭,并且长期有农牧大学的学生教师在草原传播畜牧技术,只可惜蒙古人教育水平太差,而且民风淳朴,一不小心就会被人骗。 甚至当年他们的五年保护期还没有过,很多蒙古人就将自家的牧场卖掉了,当然悄悄的卖掉,只是一个口头保证,就将自家分到的草场交到了晋商手里,而他们得到的不过是几桶酒罢了。 卖掉了草场后,大多数蒙古人继续留在草场上,帮晋商牧场主放牧牲口。 不过必须承认,晋商的脑子就是好使,他们对牧场的经营,确实比当年的牧民家庭效率高了不少,而且将中小型牧场合并,草原上已经出现了超过10万亩的大型牧场,大量的养殖牛羊。 晋商不但经营牧场,还开办了大批屠宰场,杀牛羊取肉卖,皮子也能卖出好价钱,专业化经营,让他们的利润极其丰厚,而付给牧民的薪水微薄的仅仅是吃饱后能喝上小酒,但牧民很满足,就让人唏嘘了。 倒不是政府不关心牧民教育,但是蒙古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,而且很多家长根本就不想让孩子学习,还振振有词,说上学读书那是汉人的事情,蒙古人只要骑得了马,拿得住刀,拉得开弓,吃得了肉,喝得起酒,那就是一个真正的蒙古人。 整个蒙古草原上,100多万蒙古牧民,将自己的牧场卖掉的至少就有40万,牧场正在高度集中在一大批牧业集团手里,不知道当牧场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寡头手里的时候,草原上的社会关系会不会变得激烈起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