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五节 黑色圣诞节-《大国崛起1900》
第(2/3)页
可是高涨的股价,连银行界都开始盛行一句话“永远不要看空美国股市”的情况下,高盛还是按捺不住也一头扎进了华尔街这趟浑水之中。
在公司领袖威迪奥·凯琴斯的推动下,高盛引入了股票业务,成立高盛股票交易公司,在他狂热的推动下,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,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,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。公司一度股票由每股几美元,快速膨涨到100多美元。接着涨到了200多美元。
连高盛这样的专业投行都不能免俗,你怎么能让渴望着发财的老百姓束手束脚呢,所以每个人都红着眼想要杀进股市,压上自己所有的财产。退休金,甚至抵押房子,借贷,总之晚一步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损失。
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对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产生一种诡异的感觉,其实抛开一切假象,这其实不就是一个行业而已。跟钢铁行业,房地产行业,在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。
美国人现在疯狂的将钱投入这个金融行业,就跟将钱大把的投向钢铁业,投向房地产,投向互联网没什么区别,唯一的作用是使这个行业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泡沫。
美国就是这种情况,28年以后,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,其中包括高盛还有雷曼这样的巨头,泡沫不可遏制的出现了,与此同时,其他领域虽然也在扩张,但远没有金融业扩张的这么厉害,大家都在想着钱生钱,没人有兴趣投资于实业。
银行系统则助长和扩大了股市热潮,他们就像他们的后世子孙一样,擅长于搞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,比如缴纳1美元的抵押金,就可以去买10美元的股票,另外那9美元显然都是股票经纪人从银行借来的。
造成的恶果是,不但没人愿意投资于实业,实业界的资金都更愿意投入股市了,因为在保证金制度下,投资者已经不太考虑借款利息了,只考虑能不能借到钱,能借到多少钱,在20%的股票信用借贷高息刺激下,洛克菲勒旗下的石油公司也更热衷于将巨额利润投入股票市场之中,而不是想着改良炼油技术。伯利恒钢铁公司将上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股市之中,连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都投入了6000万美元。
疯狂的股市中,每天的交易量都达到500万股,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。繁荣的股市,甚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涌入,当然也包括美国破落的乡村。
非常讽刺的是,在美国战后大繁荣的情况下,他们的农业却在经历长久的萧条。
欧战之中,美国农业是大大的膨胀了一圈,可是战争结束之后,欧洲就对他们关上了市场的大门,法国、德国的士兵回到农村,恢复了他们自己的农业,连英国人都降低了进口美国粮食,第一他们的农业在恢复,第二加拿大的农业也像美国一样发展了起来。同时中东欧新du立的国家,也开始争夺美国的欧洲市场,让美国农业在大繁荣之中也始终在承受着萧条,大部分小农场都在负债经营。
华尔街的巨头们,根本就无心关心农业发展。在他们看来,农业已经是美国的夕阳产业了,他们更乐意将资金投向钢铁、汽车等飞速发展的工业领域。美国庞大的农村,只有靠一些小镇上的乡村银行提供贷款维持。跟美国的城市几乎处在不同的时空。
汤姆就是这样一个小农场主,他的小农场负债累累,农产品价格却一跌再跌,难以维持生计,而他却有三个孩子要养活。思虑再三,他终于下定决心,将农场抵押给了银行,然后进入城市寻找机会。
他来到了纽约,他发现这里讨生活真的容易了很多,你不需要有什么特殊技能,轻松就能找到一分工作,汤姆找到了一分听差的工作,给一个有钱的好人做跟班,日薪5美元。其中1美元用来支付房租,1美元购买食物,每天还能剩下3美元的结余。
但是汤姆不愿意就这么活着,他也想有一辆自己的汽车,汤姆会开车,在乡下他开过拖拉机,这时代的汽车跟拖拉机没多大区别。
他的老板是一个富裕的美国中层,给他想了一个好办法,让他去买股票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