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七节 天不遂人愿-《大国崛起1900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中国敢断绝跟美国的经济联系,日本不敢,甚至在夏威夷危机之后,日本主动加强了跟美国的经济联系。美国人看到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是中国,哪怕夏威夷危机起始就是因为日本侨民问题,他们也忍下了这口气,迅速调整了跟日本的关系。

    美国三大汽车公司,福特、通用和克莱斯勒迅速启动了他们在日本的投资,在三大汽车公司的带动下,日本的机械制造业最快走出大地震的影响,开始恢复盈利。

    最近几年,日本基本上恢复到了大地震前的经济形势,只是欠下的债务还无法还清,甚至连削减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与美国的合作,让美国汽车可以通过日本进入中国,日本则得到了就业和带动下游产业的机会,同时三菱、三井等财阀也继续仿制欧美汽车,日本汽车业初具规模。

    但是美国突然经济危机,日本政府担心三大汽车工厂受到影响,这三大汽车工厂对日本工业太重要的,这三大汽车工厂都是年产10万辆的规模,每年向中国出口25万辆汽车,除了为日本增加巨大的贸易额之外,有他们在等于激活了日本的机械制造工业,提高了日本机械制造业的技术水平。

    因此日本政府第一时间跟三大汽车公司日本经理会晤,要求他们保证在日本的生产,必要的情况下,他们还打算对三大汽车公司进行资助,比如提供一笔让他们度过难关的贷款。

    日本的小算盘中国人并不关心,中国人最关心的是米青政府。

    过了年,米青完成了就任仪式,在国会中向宪法宣示,然后正式就任共和国第五任正式大总统。

    全国人民都对米青政府寄予了厚望,正是这种厚望,才促使米青高票当选。而且投票率创造了一个纪律,参与投票的人口首次超过了1亿,而且高大1.8亿人。显然3千万渴望提高工资的工人,和他们多达1亿以上的家属和亲人的美好愿望,是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。

    米青上台第二天,退出的第一项政策,果然就是他竞选时候的承诺,她向议会提交了立法规定最低工资的法案。

    但米青显然太过于理想主义了,他没有顾虑各省的不同情况,而是一刀切,要求所有的省份都必须做到最低日薪一两的底线,他也没法做出区别,竞选的时候。如果说要给山东制定日薪一两的标准,给河南日薪半两的话,恐怕河南百姓不但不会领情,还会谩骂她呢。

    法案通过了。

    国会议员不敢否决这项议案。因为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意愿,他们敢否决了这个议案,明天就会被骂的狗血喷头,这些国会议员可都是享有崇高威望的各地名流,哪怕是其中的资本家阶层。也不敢为了维持利润而挨全国人民的骂,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执政者的一种约束。

    提高工资,众望所归,善良的想法,未必能取得善良的结果。

    中华共和国政府的效率可能比不上后世的那个人民共和国,但是中华共和国对待法律的态度,却极为认真,王宠惠等充满理想主义的法律人士,制定出了完善的司法体系,一旦法案通过。那必然是有执行机构的,绝不会让法律条文成为一纸空文,只观律条在,无人去执行的情况,是不可能发生的。

    所以法案通过之后,立刻就有之法部门开始启动相关的法律程序,监察部门开始介入,当然还有强大的工会势力在紧紧盯着资本家,一旦他们违反法律,立刻就会被告到法院去。
    第(2/3)页